但是如果我承認,自己因為心理健康而需要請一天心理健康病假,我將會有無窮無盡的困擾。
夏布利葡萄酒商丹尼爾・德法克斯(Daniel Defaix)的葡萄酒莊已經有400年歷史,經歷多次氣候災難。世界氣象組織的研究人員,進行2021年霜凍對香檳(Champagne)、羅亞爾河谷(Loire Valley)和勃艮第地區的影響研究,發現三月的那一波升溫是最具破壞性的變化。
」 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這些水先形成一層薄冰,確保藤蔓的溫度保持在冰點附近,但不會降低太多。以每根蠟燭約11美金(每公頃600根蠟燭)的成本來算,拯救其餘葡萄的成本太高了。黎明前,一排排的蠟燭在夏布利冰冷的葡萄藤上閃爍著。但他把現在發生的事情,稱為「一場非常非常嚴重的霜凍」。
瑞士西北部地區遭受了寒潮的衝擊,這些核果(如櫻桃、杏和李子)類水果正處於開花期,是影響果實數量的關鍵期。四月初,勃艮第地區(Burgundy)氣溫降至攝氏零下5度,覆蓋著冰的葡萄藤蔓延至夏布利(Chablis)周圍的山坡攝影:陳又維,圖片提供:公視台語台。
我們找了一對素人父女來飾演幼時的Vonny和陳智雄(姚量議 飾)。扮演Vonny的時候,我心裡一直有東西在流動,從一個巫的角色進入中陰,再從這個第三者的角色轉化為女兒,看到陳智雄,我把所有儀式性的動作舞蹈化,然後用身體拆解。觀落陰的場景大多是出於想像,感覺那裡有一片海洋,前面有一些白茫茫的光線,所以用了黑場景和刮片效果,希望能讓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。我們希望用這種台灣人很熟悉的宗教民俗儀式來說故事。
直到1978年一封信件的契機,展開她長達30多年的尋父歷程,陳智雄不凡而傳奇的生命故事得以重見天日。李文政:我過去對台灣的歷史其實也不那麼了解,但是「拚場」的成立,其實就是為了向今天來到現場的艾琳達女士、蔡寬裕先生這樣的前輩致敬,我們想要做自由的人、民主的人,創作自由的作品。
現在閱讀到的這些台灣過去的陳抗歷史,在現行體制中,還無法透過政府系統成為教育知識,或是歷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,這其實蠻令人遺憾的。影片記錄拚場藝術總監李文政與幼女的生活片段,對照陳智雄與Vonny父女顛沛的人生際遇,稚嫩的生命為沉重的議題帶來希望,像是提醒我們,民主和自由的生活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。許雁婷:做田野調查的時候,一位廟宇的師兄告訴我:「聲音可以打開一個世界,也可以破壞一個世界。李文政:無論是從生活或創作來看,觀落陰都是很有趣的,它很像是穿越劇,一種台灣獨有的儀式。
左起公視台語台行銷企劃中心劉明堂、導演陳冠宇、台語台長呂東熹、拚場藝術家廖苡晴、李文政、受訪人蔡寬裕先生、艾琳達女士、拚場藝術家李育昇、台語顧問陳豐惠、製作人黃惠玲。《尋找陳智雄》的拍攝背景 陳冠宇:當時本來是要拍「拚場」的另一個創作計畫《勻境》,勻境是出巡、繞境的意思,但是2021年5月突發的疫情,使這個繞境計畫無法成行,那時想說拍一下《靈蹤》,沒想到拍著拍著,陳智雄這個名字漸漸成為了生活裡的一部分,後來就正式確定轉拍《尋找陳智雄》這個主題。受訪者艾琳達女士分享曾在Vonny來台期間協助尋找父親陳智雄的線索。然而陳智雄在印尼的女兒Vonny(陳雅芳),卻從不知曉失蹤多年父親的下落。
如何拍攝主角已經不在人世的紀錄片? 陳冠宇:以陳智雄的狀況來說,人已經不在了,相片也沒幾張,要呈現他的故事確實不容易。《靈蹤》計劃的概念發想? 李育昇:在紀錄片後半部有提到,陳智雄先生有一個悲壯的故事,他赴刑場的時候腳被打傷,他是被人拖曳出去槍決的,我們其實有考察到一些相互出入的說法,但無論如何,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傳統的大仙尪神偶,這種偶設計上沒有腳,要由操偶的人扛起大仙尪神偶演出。
編舞家如何以舞蹈方式詮釋Vonny? 廖苡晴:《靈蹤》我們做了很紮實的田調,有大量的文本,請詩人寫詩,加上育昇設計的服裝和文政打造的空間,觀眾在進到表演現場時,透過場域中的線索,能夠理解這是什麼樣的地方,這對我的舞蹈的編排加乘很多。還原歷史場景不是我們做《靈蹤》的角度,所以我們選擇「中陰」這個比較想像性的空間,能把一些比較硬的政治或歷史議題放進去。
攝影:簡子鑫,圖片提供:拚場藝術撞擊。我自己身為女兒,其實是直接看到了父親和女兒之間的關係,Vonny這麼思念父親,我要如何用身體表現出這種想念,讓觀眾知道我看到了父親,所以我是用女兒的心情去想像陳智雄被上銬,步履蹣跚的樣子,揣摩他的肢體和心情,在想像過程中一邊模擬一邊發展動作。另一個點是我們其實抱持著台灣主權未定論的觀點,這很接近宗教概念的中陰,既是生又是死,是一個漂浮的定位。如何用藝術角度去詮釋陳智雄? 李育昇:從「拚場」的初衷談起,我們想以文化角度導入轉型正義。2022年3月26日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放映座談現場。」這句話和這部影片,甚至整個「拚場」想做的事情是連結在一起的,因為聲音是一種震動,一種能量,希望透過藝術創作能引發更多共振,讓更多人能一起了解過去,展望未來。
陳智雄(1916-1963)是一位革命家,通曉六國語言,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日本政府派駐印尼從事通譯工作,戰後曾協助印尼獨立運動,之後回台投入台灣獨立運動,直到白色恐怖時期入獄被政府槍決。文字紀錄、撰文:黃金琳 編按:本文為《尋找陳智雄》放映座談,與談人有《尋找陳智雄》導演陳冠宇、拚場藝術家李文政、廖苡晴和李育昇、藝術工作者許雁婷、製作人黃惠玲、《尋找陳智雄》受訪人蔡寬裕先生和艾琳達女士。
再來,希望能夠把歷史的線牽起來,陳智雄先生過世已經59年了,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太多相關的作品,我們去年演出《靈蹤》,今年又有《尋找陳智雄》的紀錄片正式播映,對我來說,這也是對我女兒的一個交代,當我們的下一代想要創作屬於他們的作品,回溯台灣的歷史,看到我們這一代人對於前輩的致敬,把歷史再傳下去。它相對應的意義像是我們後輩要扛著前輩未完成的志業,繼續前進,因此這個作品便取名為《靈蹤》。
編舞家廖苡晴演出,背後為神將七爺八爺與陳智雄。我們有點效仿拚場的處理方式,從觀落陰角度出發,轉換成影像方式呈現給觀眾。
黃惠玲:很感謝當年Vonny來到台灣有艾琳達和蔡寬裕幫忙,艾琳達當年是第一手經驗,因為她鍥而不捨陪伴幫忙Vonny,才有這些資料留下來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神明是比人還要高的存在,我們目前在拜的神明,很多都是來自中國的傳說,但是台灣在這3、400年間,其實也累積了很多台灣的故事,尤其是為了台灣的自由民主奉獻生命的前輩,留下很多傳奇故事,我們想將他們的精神轉變為台灣人能夠奉祀的台灣神,這就是《靈蹤》想要表達的概念。演出中我們讓飾演Vonny的苡晴進入中陰空間時綁上紅布,這樣知曉這項儀式的人一看就知道,喔她現在要去向他方,在前往另一個世界的路上」——Jon Batiste 上週,北美娛樂圈因影帝威爾史密斯(Will Smith)在奧斯卡掌摑克里斯洛克(Chris Rock)而鬧得沸沸揚揚,之後又出現戲劇性的曲折變化而大肆搶走眾人目光。
說起來,樂迷對於歌手Bruno Mars自當熟悉不過,然而,或許多數人對於在美國樂界已備受讚譽的樂手兼製作人Anderson .Paak則可能較為陌生。比起被人批評的奧斯卡,這屆的葛萊美頒獎晚會則顯得面面俱到,精彩豐富,而主持人Trevor Noah一開場就開起威爾史密斯摑掌事件的玩笑,引起眾人發噱,更暗酸:不要以為今晚仍是奧斯卡典禮那套,我們會在載歌載舞之中陸續揭曉並頒發各項音樂獎項。
雖說Bruno Mars已是擁有好幾首暢銷單曲的才子,然他的作品始終有許多黑樂前輩的影子,鑿痕較重,但Anderson .Paak則不一樣,他懂得如何在舊素材中找出新意,他這幾年致力於黑人音樂的創新突破,使得這個兩人組合簡直是完美搭檔。例如原本以七項提名,各界頗看好的Olivia Rodrigo,最後恰如其份拿下「最佳新人」、「最佳流行歌唱專輯」與「最佳流行歌手」獎,並未以壓倒性的姿態奪下多個獎項。
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Olivia Rodrigo 而真正以壓倒性的勝利,風光全場的音樂人,反而是由Bruno Mars與Anderson .Paak兩人組成的Silk Sonic團體,一舉摘下「年度製作」、「年度歌曲」、「最佳節奏藍調演奏」、「最佳節奏藍調歌曲」等四項重要大獎,提名四項但全數獲獎,得獎率是完美的百分百。而在此事的一週後,每年音樂界的盛事,葛萊美獎同樣也完成了令各界矚目的頒獎晚會。
「音樂終究會拯救我們所有人。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左至右:Anderson .Paak、Bruno Mars 至於同樣賽前呼聲極高,獲得11項提名的靈魂樂歌手Jon Batiste則靠專輯《We Are》及兩首單曲〈Cry〉、〈Freedom〉拿下「年度專輯」、「年度美國草根音樂」與「年度音樂錄影帶」等三項大獎以及兩個技術獎,顯示他這張專輯在訴求上,成功反映美國這幾年的種族議題,例如「黑人的命也是命」、黑人權益不該只是流於形式,以及這幾年逐漸成顯學的大非洲主義下的非白人種種觀點3月24日後本土案例各縣市確診數趨勢圖: !function(){use strict;window.addEventListener(message,(function(e){if(void 0!==e.data[datawrapper-height]){var t=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iframe);for(var a in e.data[datawrapper-height])for(var r=0;r。明明說得很清楚,是「正常生活下的積極防疫」,不是清零也不是完全放任與病毒共存,其實就是我一直提到的「漸進式與病毒共存」的生活模式。
無意外,防疫措施將越來越寬鬆,確診人數將越來越多,這是必經的道路。本土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創下近期新高,別忘了,4日和5日都還是連續假日期間,採檢量本來就比平日低,所以幾乎可以預期5日確定病例的數字不會是最高點,未來應該還有更高的數字。
最近,我每天都有看防疫記者會,每天都有記者跟隨某些市長,反覆問現在中央的防疫政策是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,鬼打牆似的不斷詢問。現在的戰略很清楚,儘量控制疫情規模緩步增加,讓醫療系統和民眾心理能逐步適應,處於到完全開放前的過渡期,減少疫情突然大幅度爆增時造成的傷亡
現在的戰略很清楚,儘量控制疫情規模緩步增加,讓醫療系統和民眾心理能逐步適應,處於到完全開放前的過渡期,減少疫情突然大幅度爆增時造成的傷亡。最近,我每天都有看防疫記者會,每天都有記者跟隨某些市長,反覆問現在中央的防疫政策是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,鬼打牆似的不斷詢問。
发布评论